秦始皇生死观的转变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明确地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死亡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终结,它只是一个特殊的节点,人死之后还以另外的一种形式存在。能够在墓室这样私人的空间内设置帝国版图,又在陵园内刻画出帝国的行政体系,可见至少在开始营建陵墓时,秦始皇并没有把死亡当做一种终结,他要在地下的宫室中继续思考宇宙、思考帝国的治理方式。

既然如此,那也就没有必要对“死亡”这个过程产生畏惧或者其他心理。那么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史书还有秦始皇对死亡的恐惧、屡次求仙问药的记载呢?

自春秋中期开始,秦文化就显示出与东方六国不同的价值取向,当东方还在《周礼》的窠臼中不能自拔时,秦文化已经开始出现务实的强国策略倾向。随着时代的发展,秦文化中自立自强的态势愈发明显,改变以血统来确立人们社会地位的做法得到更广泛的拥护和支持,走向统一的步伐越来越坚定。东西两种文化的格局深刻影响到统一的进程以及统一后帝国的构建问题。

自从成为秦王后,秦始皇帝就先后经历过荆轲刺秦、高渐离刺秦、张良博狼沙铁椎击车、去兰池遇盗等针对他本人的刺杀行动。一次又一次的遇险,不断地刺激着他本就因处理帝国疆域内各种各样繁杂事务而疲惫不堪、高度紧张的神经。

秦始皇很清楚地知道,虽然自己在军事上征服了东方六国,但是六国故地的人,尤其是和北方文化呈现出较大差异的楚文化区域的认同问题,时刻困扰着始皇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就连年少的项藉,也说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言壮语。他四次东巡,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源于对东方文化影响下的六国居民的防范。

秦始皇后期,妖言惑众的神异事件层出不穷,我们当然知道这些传言的渊源,三十二年(前215),燕人卢生得到“亡秦者胡也”的图书;三十六年(前211)“荧惑守心”和东郡“始皇死而地分”地陨石落以及滈池沉璧事件,也许正是由于一次又一次和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以及所谓的“天命”异象,再加上自己逐渐衰老,使得秦始皇意图寻找长生不老的办法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而此时出现的燕人卢生、齐人徐市等人,上书说东海之中的神山有仙人居住,有不死之药,向始皇介绍了东方的神仙世界,正好迎合了秦始皇的想法,从此秦始皇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寻仙问道。

战国中晚期社会上开始流行仙道思想,各种神仙说大行其道,尤其是燕赵区域最为风行。受此影响,秦始皇开始追求超然于世俗、“往来于天地之间”的“真人”,来表达自己想长生的愿望,这种理念的前提是秦始皇或许意识到了死亡并不是转折,而是彻底的消失。

Similar Posts